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管理架构
发展历程
下属企业
公司荣誉
社会责任
联系我们
主营业务
服务领域
业务分布
主要案例
核心优势
创新技术
精细管理
服务升级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媒体报道
视频资料
投资者关系
业绩亮点
定期报告
招贤纳士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员工风采
证券代码 : 600167
兆讯传媒
CH
联美控股发布2024年报 继续以科技创新驱动业务稳健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30 信息来源: 联美控股

       4月29日晚间,联美控股(600167.SH)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9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亿元。



       在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联美控股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深耕公用事业领域,持续探索清洁能源技术与智慧化运营的深度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公司通过技术革新与战略布局的深化,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清洁供热领域的领军地位,并以稳健的运营姿态迎接未来挑战。


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清洁能源革命


       年报显示,过去一年,公司业务稳健趋势不变,时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52项,软件著作权6项,在研项目达6项,覆盖热力供应全链条核心技术。


       联美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国惠新能源作为供热行业少见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12年起连续四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其自主研发的热动离心式水源热泵项目,通过提取中水余热与传统能源协同供热,不仅保障了供暖品质,更显著降低了碳排放,被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而国新新能源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采用“深度回收+热泵技术”双路径,成功实现节能、减排与节水的三重效益,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典范。2024年,联美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联美智慧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也意味着联美控股的智慧化发展道路又上了一级新的台阶。


智慧运营:全面提升综合能效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在智慧能源管理领域的探索不断深化。



       联美控股率先构建了覆盖“源、网、荷”全链条的智慧能源运营体系。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公司打造的智慧供热平台实现了热负荷供需的精准匹配,推动供热服务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跨越。例如,2024年投入运行的换热站集成式创新项目,通过整合电控一体柜与远程监控系统,显著提升了设备调控效率与故障响应速度,为城市供热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目前,联美控股智慧化运营平台不仅实现了能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还通过算法优化与预测模型,动态调节能源供给策略,真正做到了“按需供能、以需定产”,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ESG引领:以绿色低碳为己任


       在“双碳”目标及ESG理念的指引下,联美控股以多元化的清洁能源技术为依托,构建了覆盖燃煤高效利用、生物质能等多维度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公司因地制宜推进技术落地,例如在沈阳实施的中水源热泵项目,利用城市污水余热实现零碳供热;在江苏泰州打造的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通过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解决了环保难题,又为农村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清洁能源。



       作为服务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领域的大型企业,联美控股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面对能源保供与环保的双重压力,公司通过技术升级与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负荷。联美控股全资子公司国新新能源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成果显著。年报显示,2024-2025供暖季,国新新能源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实现回收余热约44.57万吉焦,节水约11.76万吨,节约原煤约3.72万吨,综合减排5.04万吨二氧化碳,彰显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未来展望:锚定创新,开启新篇章



       展望未来,联美控股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化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拓展智慧能源服务的边界。公司清洁供热业务具备区域性深耕发展的业务特性,未来将紧跟国家碳中和的整体战略,立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总体定位,稳步做大做强清洁供热业务,采取内生式增长与外延式拓展相结合方式,在多能互补、需供互动、智慧运营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独特的优势,围绕区域集中供暖、北方城市分布式冷热服务、大型企业及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运营和管理服务。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浪潮中,联美控股将以技术为矛、以责任为盾,持续引领行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迈进,为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贡献更多力量。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科技为翼,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

据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投资意见

新闻推荐